English

乒乓球由小到大各家众说纷纭

1998-04-12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平萍

日前结束的苏州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上,首次以直径40毫米的“大”球取代了38毫米的“小”球。在普通人看来,球增大仅仅2毫米,肉眼难以分出,职业乒乓球选手则很敏感。在小组赛中就遭淘汰的本届乒乓擂台赛新擂主李菊说:“最明显的感觉是球速慢了,球很‘软’,弧圈拉不起来,我本人不太赞成这项改革。”

削球打法的丁松体会是,“球速减慢,球变软了,对我好象没什么不适应,换不换球无所谓。”女削球手王辉则说:“大球对快攻和削球打法各有利弊,我个人没意见。”

直拍快攻型打法的韩国名将金泽洙说:“我感觉球速慢了,来回球也多了,打起来很吃力,不过并没有觉得比以往打球困难。”拿了冠军的王楠则认为:“观众喜欢看来回球多的比赛,如果个人受影响,就慢慢地去适应。”

中国乒乓球队总教头蔡振华对这项寻求自身发展的改革极为支持,他说:“每一项规则、器材的改变,都是为了推动本身的发展,对所有运动员都是公平的,关键是早作准备,从中找出规律。”

国际乒联主席、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徐寅生认为:“要积极推广大球,困难不小,难度也很大。但光停留在研究室不行,而要脚踏实地去做,征求各方意见,加强科研分析,提供科学数据,把观众拉回赛场。”他对“大”球改革难度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。运动员对大球也不太感兴趣,作为竞赛者,考虑赢球,“希望一板子打死”。徐寅生重申,“若是国际乒联最终不采纳大球,也会从赛制、球网高度、球台大小上稳妥地尝试改革,目的是把观众请回球馆。”

(《中国体育报》98.4.7-8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